古代关于教育的名言

古代关于教育的名言

1、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——朱熹(宋)


2、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——老子


3、天无边,智无限。——谚语


4、宁死不背理,宁贫不堕志。一谚语


5、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

6、天见其明,地见其光,君子贵其全也。


7、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,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。——《春秋?僖公十五年?左传》


8、人生小幼,精神专利,长成以后,思虑散逸,固须早教,勿失机也。——《颜氏家训?勉学》


9、修学务早,及其精专,习与性成,不异自然也。——《抱朴子?勖学》


10、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——《庄子?秋水》


11、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——南朝宋?刘义庆《世语新语?言语》


12、薄族者,必无好儿孙;薄师者,必无佳子弟。——《围炉夜话》


13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——《孟子?离娄下》


14、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——《孟子?离娄上》


15、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——《管子?牧民》


16、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《礼记?经解》


17、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;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。——战国?楚?屈原《卜居》


1、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——朱熹(宋)


2、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——老子


3、天无边,智无限。——谚语


4、宁死不背理,宁贫不堕志。一谚语


5、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

6、天见其明,地见其光,君子贵其全也。


7、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,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。——《春秋?僖公十五年?左传》


8、人生小幼,精神专利,长成以后,思虑散逸,固须早教,勿失机也。——《颜氏家训?勉学》


9、修学务早,及其精专,习与性成,不异自然也。——《抱朴子?勖学》


10、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——《庄子?秋水》


11、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——南朝宋?刘义庆《世语新语?言语》


12、薄族者,必无好儿孙;薄师者,必无佳子弟。——《围炉夜话》


13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——《孟子?离娄下》


14、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——《孟子?离娄上》


15、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——《管子?牧民》


16、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《礼记?经解》


17、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;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。——战国?楚?屈原《卜居》


18、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——韩愈《师说》


19、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明?董其昌《画旨》


20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——朱熹《问渠》